新闻中心

习服治疗噪声性耳鸣患者临床分析

新闻类型:行业资讯 日期:2018-03-13 16:46:26 作者: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耳科疾病和某些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耳鸣,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现代生活人们的精神压力大,环境污染及噪音污染严重,耳鸣患者逐年增多。人群中发病率为17%左右,其中成年人中约为2%~7%,而年龄大于55岁的人群中则高达20%~30%。依据耳鸣的形成和维持与听系中枢有关,边缘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也参与了耳鸣厌烦情绪的产生,Jastreboff等首先提出了TRT,其主要目的是尽快让患者达到对耳鸣的适应和习惯,现观察TRT治疗中青年噪声性耳鸣患者疗效进行评价。

选取110例中青年噪声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6例,对照组54例;所有患者均经神经学及听力学检查。实验组:专科医生经常给予松弛训练、转移注意力和心理咨询等各方面习服训练方法指导,患者统一播放自然界水流声,响度以不完全掩蔽耳鸣声为度(既能听到耳鸣声又能听到习服声,每天不少于4次,每次20~30分钟为宜),每天总时间为2h以上,疗程3个月。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6mg,每日3次口服,疗程3个月。

两组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观察得到较为满意的疗效。实验组:3个月时耳鸣总适应40例(71.4%)。对照组:3个月时耳鸣总适应40例(74.1%)。一般1个月后两组均开始见效,耳鸣严重程度开始减轻。实验组患者随着对耳鸣认识的改变和训练的增加,2个月后部分患者达到部分适应。坚持训练3个月者,大部分能够达到基本适应。

由于耳鸣原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清,一般认为耳蜗是耳鸣的主要病变部位,但大量证据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参与了耳鸣的产生与维持。耳蜗病变完全恢复后,耳鸣仍可持续存在,特别是迷路破坏或听神经切断后,一部分患者仍有耳鸣,或原有的耳鸣反而加重。耳鸣是与听觉系统不相关的其他损伤或是听觉传导通路功能紊乱引起的;耳鸣是因刺激了大脑的情绪和自主神经中枢而产生的;耳鸣可通过大脑的学习达到对耳鸣的反应适应或感知适应,从而减轻耳鸣症状,其主要是通过对神经系统( 听觉系统、边缘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重新训练或再编码,增加听觉系统的滤过功能及中枢抑制力,将耳鸣视为“背景”噪声,放松对耳鸣的警戒,打破耳鸣与不良情绪之间的关联及恶性循环链,以此减轻或消除耳鸣以及与耳鸣相关联的症状。根据上述机制,TRT 的第一部分为习服咨询,第二部分为低强度宽带噪声掩蔽耳鸣。在低强度背景噪声中能够检出不太强的耳鸣信号时,才能产生对耳鸣的适应和习惯,而且低强度噪声还可分散患者对耳鸣的注意力。临床上对耳鸣的治疗无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各种治疗方法也缺乏有说服力的评估方法,耳鸣已成为耳科三大难症之一。目前耳鸣的治疗方法有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心理疗法等,在众多的耳鸣治疗方法中TRT作为无损伤、简单易行、有效的治疗耳鸣的方法,与倍他司汀口服对中青年噪声性耳鸣患者疗效相当,但TRT疗法较药物治疗更为经济,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尝试和推广。

本文摘自:陈寻,徐林弟等《习服治疗噪声性耳鸣患者临床分析》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