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看清口吃形成的本质

科普知识类型:口吃及言语障碍 日期:2007-08-02 22:20:52 作者:微迪数字 文章来源:www.micro-dsp.com 浏览次数:2040

口吃形成的机理非常复杂,主要因素来自于两个方面--先天因素(人格遗传因素)、后天因素(1不良的教育和暗示、不良的语言环境的影响、言语表达中的失败经历等;2自我消极暗示),先天因素主要是指人格的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初生婴儿的人格更易具有父母的人格特质,比如父母一方有神经质人格(森田疗法理论认为:具有神经质人格的人,精神内向,内省力很强,有疑病倾向,对自己心身的活动状态及异常都很敏感过分注意、担心自己的心身健康),遗传给子女的几率就非常之高,然而既便是具有神经质人格也不见得就一定会染上口吃。如果按照是否有口吃的标准来划分,神经质人格中可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具有神经质人格没有患神经症,一类是具有神经质人格没有口吃但有其他的神经症(如强迫症,失眠症、恐怖症等),还有一类就是口吃者,当然口吃者除了有口吃外也会有其他的心理问题,如疑病倾向、强迫倾向等。为什么具有神经质人格会有这三种不同的情况呢?这就要提到后天因素的作用,其实各种神经症(包括口吃)都是在先天、后天、内外因的互动作用下导致产生的,先天因素用现在国外的研究理论术语可称为“易染性”,一些体质弱的人在一个具有感冒病毒的环境中更容易比一般人患病,这个简单的例子能够帮我们理解什么是“易染性”,当然对于心理问题来说更复杂些。首先是先天因素,它虽然不可改变,但是具有神经质人格的人并不个个都有口吃(口吃者是否也包括一些原本并不具有遗传的神经质人格的人还有待研究,这样的人多是后天所受暗示和打击、挫折超过了心理承受阈值,结果导致后天形成了神经质人格,比如有人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所受打击折磨过大,结果出现了严重的人格问题),这说明后天因素似乎更为重要。语言是后天形成,口吃属于语言表达的一种特殊的现象,必定也是后天习得的,所有的因心理问题导致的口吃者在儿时初学语言阶段对语言的表达并没有恐惧感,心态是开放的自在的,他们是愿意表达的,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小的时候的情形。这里,我们应对几个概念进行一下较为细致的解释,A不良教育: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规律,许多家长并不了解,尤其对幼儿学习语言的阶段出现的一些表达失误现象,在我的网站上有《口吃发展历程》一文可作为参考,于是许多人对孩子的这种正常的口吃现象极为敏感,尤其是那些自己是口吃者或周围有口吃者的人对于口吃问题会过度的敏感,一旦孩子出现口吃现象便认为是不正常的,于是强加以纠正,对孩子进行批评甚至体罚,使孩子经常在言语表达方面很容易产生紧张感,经过多次的强化,这种紧张感就和讲话产生了条件反射联接,孩子在讲话时一方面受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的控制和压力(内在压力),另一方面也受到家长和他人(社会环境)的压力(外部压力),结果导致口吃在这两种压力的作用下更加强化了,这是关于针对口吃问题父母所实施的不良教育。还有就是一些父母由于不懂得真正的教育,往往把限制和强迫作为教育的工具,真正的教育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独特生命的尊重,以支持、接受、鼓励为原则,而缺少了父母的支持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这也使得孩子在非口吃问题的方面经常的处在焦虑之中。以上两点都属于不良教育。前者导致孩子被灌输对于口吃的错误信念,如:口吃是可耻的缺点,以后会找不到媳妇找不到工作等,孩子在讲话中得到的不是支持和接受,而是父母给以的压力和否定;后者在孩子的人格发展中由于以限制和强迫作为主导管教手段,使孩子的人格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导致产生人格中的不健康因素。B不良的语言环境:由于孩子的口吃也会引起来自社会环境的压力和否定,比如玩伴的嘲笑和欺负,亲戚朋友的批评等,使孩子一要开口讲话就害怕别人的否定,经常处于一种焦虑状态。C言语表达的失败经历:孩子大些的时候,由于自我观念的逐步形成,对于外界的评价尤为敏感,在一些场合中即使没有来自外界的否定和压力,也会由于出现了口吃产生了严重的受挫感,这时的压力主要来自自我的内部(社会上对口吃的歧视被灌输与自我的内部,形成自我对口吃的错误观念)。当然,如果详细的分析起来可能还有更多的外部因素,但主要的就是这三方面。
那么,如果从人格发展的角度我们可以对口吃的形成与发展可试做这样的概述:由于后天因素(1不良的教育,他人的恫吓,交际场合的失败经验、消极的自我暗示等 2 因打击过多导致产生的后天形成的神经质人格:自卑、敏感、退缩、易焦虑等)与先天因素(神经质的疑病倾向、精神趋于内省,对自己的心身活动状态敏感等,这里所指是先天的神经质人格)的精神交互作用(森田理论:是指因某种感觉偶尔引起对它的注意集中和指向,那么,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敏锐起来,而这一敏锐的感觉又会更加吸引注意力,进一步固着于这种感觉,感觉与注意交互作用彼此促进,致使该感觉越发强大起来,对这种精神活动过程称为精神交互作用)导致对焦虑体验和口吃症状的消极关注,进而导致更强烈的焦虑体验和更为严重的口吃症状,由此在一种恶性循环中强化下来。